<form id="vttdx"><span id="vttdx"></span></form>
    <address id="vttdx"><ins id="vttdx"><listing id="vttdx"></listing></ins></address>

    <em id="vttdx"><form id="vttdx"></form></em>
    <address id="vttdx"><nobr id="vttdx"><meter id="vttdx"></meter></nobr></address>

          <noframes id="vttdx"><form id="vttdx"></form>
          <noframes id="vttdx">

              首頁 > 烏蘭察布新聞 > 正文

              興和縣冷涼蔬菜喜獲豐收

              時下,興和縣民族團結鄉的冷涼蔬菜喜獲豐收,村民正在地里采摘西蘭花。本報記者 張曉鵬 攝

              初秋時節,興和縣民族團結鄉冷涼蔬菜迎來大豐收。種植基地菜農采收忙,銷路暢通收入有保障,許多村民在家門口就實現了穩定就業,冷涼蔬菜種植已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一項“熱”產業。

              走進興和縣民族團結鄉大五號村蔬菜種植基地,放眼望去,菜地里的菠菜、芹菜綠油油一片,長勢喜人。30多位村民們正穿梭在菜地里忙著采摘、捆綁、裝筐、搬運,田間地頭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我今年種了200畝菠菜,現在采摘的是二茬菠菜。菠菜一年能種三茬,畝產在4000斤左右,除去用工和農資,自己能收入50萬元?!?看著一筐筐菠菜裝車銷往全國各地,大五號村菠菜種植大戶張利冬高興地說。

              “一天能采15、16筐,一筐10塊錢,一直能從5月初干到10月初,干活兒離家近,工資還日結?!闭劦皆诩议T口就能賺錢,村民李鳳清笑容滿面。

              不僅僅是大五號村村民靠種菜實現了增收致富,興勝村的村民們同樣嘗到了種植蔬菜的甜頭。中午時分,走進興勝村,放眼望去,蔬菜田里綠浪翻滾,村民們正忙著收割芹菜。

              “現在我們的土地都流轉給了種植大戶,流轉一畝地600塊錢,其他時間在基地打工,一年能收入2—3萬元?!苯徽勯g,村民張漢軍對自己的收入很是滿意。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位于興和縣民族團結鄉中部的大五號村和興勝村,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資源豐富、灌溉條件優越,特別是當地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是興和縣最好的冷涼蔬菜種植基地之一。

              “民族團結鄉因地制宜,在全鄉中部大力發展冷涼蔬菜產業,目前全鄉種植菠菜、甘藍、西蘭花等10多個品種的冷涼蔬菜,面積達3萬畝左右?!迸d和縣民族團結鄉黨委副書記巴特爾表示,下一步,民族團結鄉將立足區位優勢和自然條件,大力引進新型品種,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不斷改進種植技術,切實提升蔬菜產量及品質。同時,以蔬菜深加工為重點,積極招商引資,加快建設萬畝蔬菜產業園區,使其真正成為面向首都的“大菜園”,讓全鄉的蔬菜產業盡快現實標準化、市場化、產業化,進而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記者 鄧秀秀)

              [責任編輯:孟捷]

              版權聲明

              一、凡注明來源為"正北方網"、"北方新報"、"內蒙古日報社"、"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內蒙古正北方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二、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正北方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三、轉載聲明:本網轉載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請相關版權單位或個人持有效證明速與本網聯系,以便發放稿費。

              正北方網聯系方式:電話: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內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