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vttdx"><span id="vttdx"></span></form>
    <address id="vttdx"><ins id="vttdx"><listing id="vttdx"></listing></ins></address>

    <em id="vttdx"><form id="vttdx"></form></em>
    <address id="vttdx"><nobr id="vttdx"><meter id="vttdx"></meter></nobr></address>

          <noframes id="vttdx"><form id="vttdx"></form>
          <noframes id="vttdx">

              首頁 > 呼和浩特新聞 > 正文

              助老上門服務,首府老年人如何“點單”?

              養老,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4月上旬,北方新報和正北方網刊發《呼和浩特:家門口的“銀齡”生活》,報道了首府居家社區養老情況,引起讀者和網友廣泛關注。除了在機構養老之外,居家養老的老年人們可以享受什么樣的助老服務?記者進行了系列調查。

              上門助老服務的“小閨女”

              4月20日9時,仕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的工作人員李小嬌和安娜忙碌著整理外出需要的物品。當天,兩個姑娘要為馨康社區的武阿姨提供上門服務,武阿姨今年76歲,因為腦出血臥床多年,一直靠老伴照看。

              李小嬌在做出發前準備

              與家屬電話溝通確定上門時間

              準備上門服務

              2021年8月,呼和浩特市推行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為首府因年老、疾病、傷殘等導致失能滿6個月,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護理的中度、重度失能人員提供護理保障。武阿姨就是第一批享受長護險的市民。武阿姨選擇機構上門服務,2021年10月至今,就由仕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提供服務。

              查看脈搏

              到武阿姨家后,李小嬌和安娜給老人測量了血壓和血氧,武阿姨血壓偏高,不得不取消當天的助浴服務。兩個姑娘給武阿姨理了發、剪了指甲,并做了簡單的按摩,還向武阿姨的老伴提出了就醫建議。這樣的上門護理服務,李小嬌和安娜平均五天來一次,給武阿姨一家很大幫助。

              安娜為武阿姨剪指甲

              仕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是呼和浩特長期護理保險定點護理服務機構和居家社區養老護理人才實訓基地,其服務水準可以說是首府上門助老服務的標桿。2020年以來,該服務綜合體的運營企業德國養老企業蕾娜范已為首府社區老人提供居家上門服務87900人次。目前,首府不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均能提供類似的居家上門助老服務。

              為老餐廳能送餐上門了

              4月20日10時,昭烏達南路街道后巧報社區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為老餐廳,飄來陣陣炒菜的香味。廚師們開始準備當天的午餐,除了為到店就餐的顧客提供營養均衡、價格低廉的三餐,這里還承擔著為附近三個小區的40多戶老人上門送餐的任務。

              備餐

              標有樓號的飯盒

              11時,工作人員將熱騰騰的飯菜裝進標有房號的不銹鋼飯盒,準備送餐。每天,為老餐廳要為這些居民送早、午兩餐。訂餐的絕大多數是居住樓層較高、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他們在為老餐廳訂餐,享受村委會的補貼,一日兩餐自己花費不到12元,方便又實惠。

              為老餐廳工作人員準備送餐

              目前,首府運營的為老服務餐廳有57家,其中獨立餐廳24個,服務中心嵌入助餐點32個。已有70多家國內外知名養老企業及本土企業,布局多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鏈接起家政、餐飲等800多家企業,為首府社區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醫、護理等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

              長護險惠及失能老人

              記者從呼和浩特市醫保局了解到,為了保障全市中、重度失能人員基本生活照料和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基本醫療護理需求,建立與醫養結合、居家、社區養老相配套的社會保障體系,2021年8月10日,首府試點推行長護險。

              目前,首府長護險有機構護理和居家護理兩種服務形式。機構護理包括養老院、護理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部分具有醫養結合的醫療機構,為入住其機構內住養或康養床位的失能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務和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服務。

              居家護理服務方式分為機構上門服務和親情護理服務。機構上門服務由機構派出具有專業護理資質的護理人員或專職護士,為居家的失能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相關醫療護理服務;親情護理服務由失能人員的親屬、鄰居等經專業培訓合格后,為其提供護理服務。

              呼和浩特市規定機構護理和居家護理服務項目有:包括頭面部清潔梳理、協助進食/水等基本生活照料;由專業護理人員完成鼻飼、藥物喂服等非治療性護理;由專業執業護士完成的如導尿、置胃管等特需護理3大類39個項目。根據服務對象失能等級和照護需求,從中重點選擇護理項目形成服務包。從推行至今,已有上萬名群眾享受了長護險的保障。

              適老化服務形式多樣

              記者從呼和浩特市民政局養老科了解到,截至2022年6月,呼和浩特市60周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56.23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21.91%,老齡化程度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為了加快推進養老事業與養老產業協同發展,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近年來呼和浩特市先后制定出臺了《呼和浩特市支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發展若干措施》《呼和浩特市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實施辦法》等20多個規范性政策文件,明確了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并從土地、稅費、場所、運營獎勵、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助餐、長期護理保險、家庭適老化改造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初步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政策配套體系。

              多年來,呼和浩特市一直著力推進政府購買居家社區服務、助餐服務政策落實。對本市戶籍的城鄉特困、中度重度失能失智、失獨、空巢(留守)、低保及低保邊緣、百歲等老年人每人每天補助兩餐;本市戶籍的65周歲以上城鄉特困分散供養人員、80周歲以上城鄉低保家庭及低保邊緣家庭中的老人等,均可享受不同標準的政府購買助老服務。同時,大力推動居家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的實施。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建設家庭養老床位不少于2412張、開展居家上門服務不少于4824人次的任務。

              作為國家醫養結合試點城市、第四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第二批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城市、2022年居家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試點城市,首府將為居家社區養老的市民提供越來越多便捷、惠民的助老服務。文·攝影/草原全媒·正北方網首席記者 查娜 實習生 李雨茉 張悅

              [責任編輯:章穎慧]

              版權聲明

              一、凡注明來源為"正北方網"、"北方新報"、"內蒙古日報社"、"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內蒙古正北方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二、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正北方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三、轉載聲明:本網轉載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請相關版權單位或個人持有效證明速與本網聯系,以便發放稿費。

              正北方網聯系方式:電話: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內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