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草原全媒·正北方網首席記者 王樹天)記者1月31日從自治區教育廳了解到,為進一步落實“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重點任務,扎實做好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內蒙古自治區試點建設工作,自治區教育廳印發《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內蒙古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內蒙古自治區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試點實施方案》《內蒙古自治區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試點實施方案》《內蒙古自治區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試點實施方案》《內蒙古自治區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試點實施方案》五個方案(以下簡稱“五個《方案》”)。
五個《方案》明確,全區教育系統要針對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內蒙古試點建設的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和進度安排,建立任務清單,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以“應用為王、服務至上、簡潔高效、安全運行”為總要求,按需建設、迭代升級內蒙古智慧教育平臺,加快形成“國家-自治區-盟市-旗縣-學?!蔽寮壢谕ǖ闹腔劢逃w系,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推動自治區教育信息化進程,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要以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推廣應用為契機,構建以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為核心、以內蒙古智慧教育平臺為樞紐的互聯互通智慧教育體系。突出建用并舉,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資源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網絡化智能化教育管理與服務,大力推動平臺應用。另一方面,要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更好地指導教師精準教學,服務學生個性化學習,為普惠性人力資本提升創造條件,讓廣大師生共享更多更優質的數字化資源,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五個《方案》強調,各地各校要明確試點工作的牽頭機構、推進機制和責任分工,在自治區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下,通過出臺文件、媒體推介、召開推進會、全員參與培訓等方式全面開展試點工作。要把平臺應用作為貫徹落實“雙減”政策、深化教育評價改革、賦能教育質量提升的有效載體和重要途徑。要將平臺資源納入中小學信息技術課、高等學校和職業院校通識課教學內容,并將其有效使用納入教師培訓,進一步依托平臺資源推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進展。要不斷引導學生和家長了解平臺資源,培養學生資源檢索、鑒別、選擇和使用能力。同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將試點工作納入教育信息化工作績效評估、智慧校園標桿校評星定級等范疇,加強督查、定期通報,高標準、嚴要求推進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