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在陸地上,向下扎根,向上生長。
還有一種樹,“長”在海灘上。
在青島的沙灘上,一位中學生模樣的女孩,正在用小鏟子作畫。樹干、樹枝、樹葉,不一會,一棵樹就“長”成了??吹贸雠⑹菍W過畫畫的,這棵樹有很好的構圖,就像女孩自己一樣,青春而充滿活力。最后,女孩用鏟子在樹根部畫出一條與樹干垂直的直線,那應該是大地,只有根植于大地,這棵樹才會有如此的活力。
沙灘上“長”成了一棵樹,一棵女孩親手畫出來的沙灘樹。潮水過后,沙灘上再沒有了這棵樹。大海造就了美麗的沙灘,潮水帶走了女孩心中的沙灘樹。
家鄉的潮汐樹,同樣“長”在海灘上。
家鄉鹽城,位于南黃海岸邊。千百年來,從南向北的東海前進波和自北向南的黃海近海左旋波,在東臺外側海域相遇,夾帶著長江和黃河帶來的泥沙在此沉積,形成了百萬畝的輻射沙洲群。東沙、蔣家沙、竹根沙,這些沙洲,潮漲為海,潮落為灘。潮汐樹,就生長在這片輻射沙洲群上。
不像南方的紅樹林,是在海灘上生長的真正的樹。潮汐樹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植物,它是大海的潮汐和沙洲上的泥沙的共同作用,由自然力刻蝕而形成的潮溝群。潮水上漲,海流的力量,沖刷著泥質的沙灘。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海灘赤裸地暴露在陽光下,一條條潮溝,在海灘上形成了樹的樣子。家鄉的趕海人,
稱這樣的樹為潮汐樹。
潮汐樹,千姿百態。有的樹干很高,但很細,側枝多而密,很像水杉。有的樹干不高,但很壯,側枝少而粗,很像楊樹。有的長得端端正正,有的東倒西歪。有些地方樹長得很密,而有些地方只是孤零零的幾棵。這些潮汐樹全不像海堤一側黃海森林里的十萬畝人工林整整齊齊、格局分明。
一次潮汐過程,就可以創造一棵棵潮汐樹。當再一次潮汐來臨的時候,也許有的潮溝更加深了,也許有的潮溝被泥沙填平了。但每次潮汐過后,絕難找出兩棵相同的潮汐樹。
和青島看到的沙灘樹不同,潮汐樹是大自然的杰作,是長在海灘上的畫卷。一個人站在海灘上,很難看清楚哪里是一棵樹,哪里是一片森林,就會留下“只緣身在此山中”的遺憾。當提升到一定高度,再運用現代攝影技術,配合陽光、水紋,潮汐樹就是風光無限的生命體,活生生地展現在眼前,魅力無窮。
潮水過后,小姑娘的沙灘樹還給了大海,海灘上的潮汐樹也不會有相同的樣子。就像一株曇花,海灘上的潮汐樹,奇妙的風景只能剎時一現,但就是這瞬間的絢爛,誰能否定它的存在和意義?誰能無視它的美麗和魅力?(陳衛中)